图:天下同文!拍摄于河南登封嵩阳书院!
这二天,按照“科学复兴”之路的原计划,我相继去了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商丘的应天书院。
二个书院,皆历经千年,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的其中二个。接着几天,我会继续前往另外二大书院九江的白鹿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。
就嵩阳和应天二个书院的走访,我已颇有些感触。嵩阳书院就是著名的程颢和程颐“二程”讲学的地方,所谓程朱(朱熹)理学,大抵和这个书院是相联系的。应天书院出了位第一流的人物,就是那位“以天下为己任”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范仲淹。他在应天书院读书四年,后来回乡教学八年,弟子中有人出将入相,学者云集,状元无数。
今天无意就“二程”和范仲淹的道德修养学识文章评点,历史已有公论。我想从书院对于今天中国的意义进行思考。书院即古代私学,是古代读书讲学的场所。今天各地地方政府修复古代书院,此举值得赞扬。但书院的运营,似乎有失偏颇。书院原本二大功能,一读书二讲学。今天的书院,我看也是“商业过载”的典型例子。嵩阳书院位于嵩山脚下,进山门,先付三十元,紧跟着是停车场付十元停车费,然后书院门票三十元,雇讲解员五十元。对于这样的小县城居民以及游客而言,每次逛书院也得准备上百元。关键是名其书院,书院没书,据说曾有藏书一千多部,不见了,也没有现代任何书刊。当然也没有讲学的活动,功能就是商业观光。我是下午到书院,门可罗雀,我留影纪念要找收银员。应天书院也大体如此,2007年开始恢复重建,十年了,不大的书院还没重建好,我去参观时还在建设中,据说偶尔办上一二次名人讲学,也是没书。
多好的文化资源,为什么我们什么都要拿来商业化?书院就该是书院的样子,读读书、办办各类讲学活动,想想这是范仲淹等读书的地方,在这儿翻翻书刊都觉得有些神往,有机会在这儿的讲台上讲学讲座,精气神都不一样啊。国外的很多博物馆和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免费,政府和社会多方出钱出力,唯恐浪费了这些精神财富。据说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不怎么读书了,读书平均数量排在世界后列。
我们这个国家,GDP世界第二了,很快可能世界第一了。但我想,这样的世界第一第二今天还真得那么重要吗?如果未来有一天,中国人读书蔚然成风,知识丰富、精神富足,GDP世界第三又如何?请注意,我没有说GDP是倒数第三,贫穷是可怕的,也是罪恶的!但是如果我们精神上贫穷,一样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可怕的。
让商业的归商业,让书院的归书院。千年前,嵩阳书院有个叫戚同文的人,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他,他不像范仲淹等声名远播,但他为嵩阳书院的早期建立和发展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他提出了今天仍然振聋发聩的一个词:天下同文。
我就以他的这个词作为这篇千字文的题目。
天下同文!
文厨,2017年2月23日于河南旅行.家汽车旅馆